陈仙姑祠位于光明区公明街道办事处上村社区内,已有100多年的历史。该祠在20世纪70年代被毁,2004年通过募捐得以重建。陈仙姑祠座西南向东北,建筑用地约1000平方米,四周绿树成荫,历来香火鼎盛。而陈仙姑的故事作为真实得民间传说,它所寓含的朴素、勇敢、坚毅、奉献等精神使它被列入深圳市第一批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名录,成为保存传统文化的“活化石”。
民间故事传至今 无私奉献感人心
100多年前,在水贝村(今公明上村、下村社区)北部有一条大沘河(今称茅州河),大沘河河神时常兴风作浪,使得河水泛滥、瘟疫蔓延,当地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水贝村东头(今上村社区)陈家一女名叫陈端和,从小勤劳聪明、乐于助人,小小年纪就立志要改变村民们长期受疾病侵害的现状。她看到瘟疫盛行的惨况后,不顾家人反对,只身一人到处求医问药,足迹遍及广州、增城、东莞一带。她治好了大批患者,深受乡亲们的喜爱和敬佩。同时,她也为后人留下了300多张药方,其中很多药方到现在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。
当时的大沘河中有一个河神叫做二河神,每年春夏季节便兴风作浪,河水汹涌泛滥,周边百姓民不聊生。当时民间传说,陈端和为了惩治大沘河二河神,她升天成仙后向天官诉说了大沘河二河神作恶多端的行径,请求天官给予惩治。于是,天官把二河神打入地狱,并封陈端和为大沘河河神,列入仙班,从此陈端和改称为陈仙姑。